母姓起源和来历,母姓一般是哪里人

admin 17 0

“母”姓族源所出有数说,当始出于古时崇拜“母祖”之族,商代当见传有“母”氏,而商代早期“伊尹”族之后或传为“母”氏;又传周世陈胡公满后裔之族分传有“胡母”氏,其族后以封邑名传为“母”氏;又汉魏之世巴蜀地“句町国”人传有“母”氏;而今世多支少数民族也传见有“母”姓。

按“母”字之本义,当指生养自己的母亲,故其字亦见引申有指养育、慈爱等义,并或泛称起有护养保育作用的人及事,故其字亦见有诸如指父母、母亲、母爱、乳母、养母、保母、母性等义及组词。

《说文》称:“母,牧也,(其古字)从‘女’、象褱(通‘懐’)子形,一曰象乳子(指给孩子喂乳)也”。段玉裁注称:许氏以“母”释为“牧”,是以叠韵为训,“‘牧’者,养牛人也,以譬人之乳子,引申之,凡能生子以启后者(指能生下其子,又指能尽养育辅导责任、使有后继者的人),皆曰母”;而“褱”即“袌子(怀抱其子)也”;又其字形“象乳子”者,《广韵》引《仓颉篇》云“母”字之古写法,其字中“有两点者,象人乳也”;“母”字音读“莫后切”。

今于甲骨文中见有“母”字,其字多见为独体字、但亦见有左右结构的合体字:甲骨文独体“母”字,多见刻画为一个侧向跽坐之女子、其胸部较大而作双手向前伸出交叉之形;但也有在其胸部左右两侧各加一“·”、则当是象其乳房之形。而甲骨文“母”之左右结构之字,则多见在其上述字形旁,另还加刻画有一类似“龙”或“工”等字之形,则疑当是代指商世某一位“母祖”或其人族的专用性人名或族名之代字。而于商周之世青铜器铭文中亦多见“母”字,但其字或略去跽坐之“人”形、而多见直接刻为于其胸部两侧各加一“·”之类似乳房之形。据此可知,甲金文中所见之“母”字,当是个象形兼会意字。

而于甲骨卜辞中,则见刻有如“丙申卜,贞,王宾大乙母妣丙囗亡尤”、“囗辰贞,其囗生于祖丁母妣己”、“帚好冥女力(其二字合一)”、“帚妌来母”、“其氏角母”、“乎取母于林……”、“辛卯卜,争,勿乎取奠母子”等刻辞。其中第一、二条刻辞中之“大乙母妣丙”、“祖丁母妣己”,当指祭祀商世某“商王之母”名。而上引第三条刻辞,当是指卜测“妇好分娩产子、嘉”语(其“帚”通“婦”、“冥”通“娩”)。上面第四条刻辞中“帚妌来母”之“母”,似可理解为地名亦或其世一支氏族名;但也有认为该辞中之“母”或可理解为“女”字、则似指其族送女子前来入商宫(商世甲骨文“母”“女”二字之形相似、故或不分)。而下面几条刻辞中之“角母”或“取母”者,似指于征战中俘得女奴、亦或指于树林等中掠得女子及其子等。

对于商世甲骨文中所见“母”字的含义,今之甲骨文专家们,多认为其字当有“抱儿喂乳”之义,故由其字孳乳衍生出有“乳养”“抚育”“保养”等义。而据陈梦家《史字新释‘坿、尹、奭(其百改口)’》称:甲骨文之“奭(其两侧百皆改口)”字,“当即‘母’字,(亦)叚作‘保母’”;古官有“阿保”,《后汉书·崔寔传》注之曰“阿保,谓‘傅母’”,其“阿”亦作“娿”,《说文》曰“娿,女师也”,读若“阿”(音ē);《墨子·尚同下》曰“伊尹,为‘莘氏’女师仆”,是伊尹曾为“阿保”(按:伊尹,夏末商初贤才,后为商汤之相、助商汤建立并巩固商王朝立有大功;据传其本是“有莘氏”国君的奴隶,是以陪嫁“媵臣”的身份随嫁而入商,后得商汤重用;另参“说説‘伊’姓、‘傅’姓”),见于《史记·殷本纪》《楚辞·天问》《吕览》等,皆称其本为“媵臣”;而所谓“媵臣”者,实亦“女师仆”也,亦即“阿保”。

上述商相“伊尹”,于整个商王朝时期威望很高,其族后似或以其官名“阿保”而分传有“母”氏(甲骨文“母”字,亦指“娿”,即含有“阿保”义)。又上引甲骨卜辞中似见有“母”之地名,而商世地名,往往见为其世一些“氏族”以其居地名的代称,故商世这一支以“母”而称的氏族或其族之居地名、方国名,可能正是与上述“伊尹”族所传有关。

但亦疑古之“母”氏之族,似也有出于古时一支早期“母系”族类,其族之后或感其母恩,乃引“母”字作为其人族的族名,而其人之居邑,则见称为“母邑”,又其族之后则或见传为“母”氏。

《姓氏寻源》称:“母”氏,出于古“胡母”氏之族;据《春秋旧图》云,古时见传有“母邑”,于春秋时,其邑名见在曹、卫二国间(故址约在今河南濮阳东南至山东菏泽之间一带,其地于商世后形成为“濮人”族、这一支族类于后世见迁于巴鄂湘交界地,汉魏之世其地之“濮王”见为“母”姓,参下);故“胡母”氏之族或出于此。

而据《元和姓纂》称:“胡母”氏本出自周世陈国始君“胡公满”之族,其族传于战国时,齐宣王之同母弟“别封‘母乡’,远本胡公,近取‘母邑’,故为‘胡母’氏”。又《风俗通》及《广韵》亦称:“母”氏出于“胡母”氏之族后(所说与上引《姓纂》之说皆略同)。而其之所谓“远本胡公,近取母邑”者,似是说“胡母氏”之族“胡”,是远取“田齐”之祖“胡公满”所本出“胡”氏之族,而其之“母”则是近取于其族于周世之“封邑”名而来(据此,则亦可知这一“母邑”之地名“母”者,当于周世之前本已有见,疑其之“母”地名,或即上述《春秋旧图》所云在“曹、卫之间”所见的“母邑”之地,而其地名之出,当与古之“母”氏之族居其地“以族名地”有关,并疑亦或与商世所见之“母”氏族所居地有关)。

但由于古之“母”“毋”“毌”三字的书写十分形近,故古传之“胡母”氏,以及其族所封之“母邑”,于诸书所载或不一,如有见载作“胡毋”氏,及封于“毌邑”等。例如,《姓觿》称:“母”字与“毋(wù)”、“毌(guàn)”之字形近,故三字常见混用。古传有“母邱”之地名及其氏族名,但也见有载作“毋邱”、“毌邱”者;而《姓纂》云“母”氏是出“母邱氏之后”(另参“说说‘毋’姓、‘毌’姓”)。

又,后之诸书多见载称“母”氏出于战国时从“齐宣王”之族分衍而来。例如,《路史·后纪》称:齐宣王封其同母弟于“母乡”,其族之后分衍有“胡母”、“慈母”、“慈”氏,系于“妫”姓。《姓觿》亦称:《姓考》云“慈母”氏出自“齐宣王母弟‘胡母’氏之后”。而《姓氏寻源》则称:齐宣王之族后传称分衍传有“慈母”氏,当即“慈毋”氏也,“母”当是“毋”字之讹;又“慈毋”亦或见作“兹毋”氏,并亦即“兹无”氏也,古字“慈”与“兹”、“毋”与“无(無)”之字皆相通;但亦或有见载作“慈母”氏者,讹。

战国时“齐宣王”族,本出自周世“陈胡公满”族裔孙“陈敬仲”之族后,陈敬仲于春秋后期避国难而奔齐,其后篡得齐政,是为“田齐”(另参“说说‘陈’姓、‘田’姓”);据此,则齐宣王“同母弟”之族,当亦本出陈胡公满“陈”氏之族分衍而来,其族系出于“妫”姓。

据《史记·田敬仲完世家》载称:齐宣公四十九年,“宣公与郑人会西城,伐卫,取母丘”;司马贞《索隐》称:此“母丘”之“母”,或作“毌”,其字音“贯”,是为“古国名,卫之邑(故址在今山东曹县南故蒙泽城)也”。据此可知,《史记》司马贞所注之“母丘”,当即“毌丘”,只是由于后见《史记》之所传版本不同,故其“母”“毌”之字或见载异。

另,也有称“母”氏亦或出于汉世华阳国人姓氏。例如,《姓氏寻源》称:据《华阳国志》所载,蜀地有“句町国”,其国是为古“濮王”(即其地“濮人”部落酋首)所置,其王“母”姓,据称此王受封于汉朝,故此姓一直传于清代仍有见;清时其县见有人名“母敛”;而《汉书》则载有“句町侯母波”名,其似是蜀地“母”姓之始见。

按:古之“句町国”人,当是指今云贵川桂地区仡佬族的先民,故今于仡佬族见有“母”姓。而汉世之“句町国”,亦疑其人族当本出自上古东夷族酋首“太昊伏羲氏”之族后,因为太昊伏羲氏之族始出于山东之地济水、汝水流域者,其族后传见有“女”氏;而早期“女”“母”似为同字,故疑山东之地所见“母”氏及“母”之地名,当或有出于其地“女”氏之族传异而来的可能(另参“说説‘女’姓”)。又古之“太昊伏羲”族后裔,于后世曾有一部分迁去巴蜀,其族裔孙“廪君”,并曾在巴地统合诸部落而被推为其地之共祖(参见《世本》等载,另参“说説‘巴’姓”);故而今见鄂湘交界之地的土家族等,多称“廪君”是为其族之祖云。又太昊伏羲之族后,另传承有“句龙”氏、“句”氏,故疑山东之地“母”之地名、以及巴蜀之地“句町”国名,或许正是出于太昊伏羲氏之族后所传而来。

“母”姓史见人物:晋时有母雅(一作母稚),任夜郎太守,巴郡江州人。唐有集贤学士母照,为“含象亭十八学士”之一,开元年间被诏与马怀素等校证秘籍。宋有母昭裔,任蜀相,河中(在今山西)人,其子有工部侍郎母守素、光禄寺卿母克勤。明洪武年间有母祥,官礼部郎中,历太仆少卿,四川剑州人。又明弘治年间有湖广御史母恩,山东蓬莱人。

先秦之世“母”姓似主要见于东部鲁豫等地,而自秦汉之世起,其姓之族分布或渐扩展,但由于其姓早期人口很少,故迁徙痕迹等并不明显。但自明代起,“母”姓之族的分布大致见是以巴蜀、东鲁为中心而向南及向东北方向扩展,故后世多见集中在川湘黔滇、豫鲁冀辽一带。今“母”姓多见于川黔滇豫一带,其中四川是“母”姓族最为多见的第一大省。

其他民族,羌、苗、彝、白、纳西、仡佬、回、满族也有“母”姓。

今“母”姓人口约十三、四万,多见于四川之地,于贵州、云南、河南、山东、山西、河北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苏、浙江之地亦稍多见,其他则于辽宁、吉林、黑龙江、内蒙、安徽、浙江、福建、江西、广西、广东及京津沪渝等省市的部分地区也有见,在当代是排于第三百四十四位左右的常见姓。
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