戴姓的起源和历史是什么时候开始的

admin 26 0

“戴”字古音见读有“dài”及“zǎi”音之异,其姓族源所出有多说,当始出于古之“戴人”族后,商周之世见有“戴”之国名,其后当以国名传为“戴”姓,但也有说“戴”姓是出于周世王公族“以谥号为氏”以及出于“宋戴公之后”等;后世多支少数民族也见传有“戴”姓。

按“戴”字之本义,当是指增益、增饰,即于头上增添饰物、或于盔帽顶部加饰物,并亦指以戈或旗等插于车上等;故其字亦见有如顶戴、拥戴、爱戴、穿戴、佩戴、戴高帽、张冠李戴、披星戴月、戴罪立功、感恩戴德、不共戴天等义及组词。

《说文》称:“戴,分物得增益曰‘戴’,从‘異’、‘哉(去下口)’声;‘囗’籀文‘戴’”。段玉裁注称:《尔雅·释训》曰“蓁蓁孽孽曰‘戴’也”,《诗毛传》云“蓁蓁、至盛貌,孽孽、盛饰,是皆谓‘加多’也”;引申之,凡加于上皆曰“戴”,如土山戴石曰“崔嵬”、石山戴土曰“砠(岨)”是也;又“戴”字亦与“载”字通用,如《诗·周颂·丝衣》“载弁俅俅”(形容冠饰丰盛美而有威仪貌)句,又《礼记·月令》“载青旗”语,其“载”皆同“戴”;“戴”字音读“都代切”。

颇疑古于东夷之地见有一支“戴人”族,其人似擅长制作陶罐类瓦器、习惯以其器载物用双手置于头顶搬运,亦或擅长使用兵器“戈”;其人将此刻画为抽象性图案,以本族名“dai”“zai”或“zi”音称之,并崇奉之为自己族的“图腾”或族号徽饰,而于后世文字产生,则见刻写为“戴”字。其人族之所居及后世迁徙,则或“以族名地”,故于河南陈留(今开封一带)见有古“戴国”地名;其他则于河南、河北、山东、安徽、四川、江西等地亦多见有诸如“戴镇”“戴家冲”“戴集”“戴家河口”“戴家庄”“戴山”“戴庄南山”“戴家涝”“戴村坝”等等山水地名,颇疑似皆与古“戴”氏之族人曾迁居其地有关。

今于甲骨文中见有“戴”字,其字有几种刻写法,但都见为独体字:其字的中间见刻为一个似人非人的动物形,其体上面向左右伸出二爪(也有的在其体下面亦左右向下伸出二爪、并或见刻画有一条弯曲的长尾之形),而在其体的头部,则见刻为类似“由”字之形。

据王国维《国学论丛·刘盼遂记<说文>练习笔记》称:“龟板文有‘囗’‘囗’‘囗’诸形(即上述甲骨文字),疑即‘戴’字”。又余永梁《国学论丛·殷虚文字续考》则称:“王先生谓此疑‘戴’字,象头上戴‘由’之形”;谨案“‘加益’(指于头上加其他物)乃‘戴’之本义”,其字见于金文,亦见为“古国”名,如于《舀鼎》见有“王在戴”之铭,其“戴”当指古“戴国”,“虽不必为(河南)陈留戴国之‘戴’,然(古时)固有以‘戴’为地名者也”。据此,可知当与其世之“戴国”、以及与其族或其“国”后传承为“戴”氏有关。

古之“戴”字,亦见异写作“臷(下至改邑)”或“载(載)”字等,这几个古字相通。如《说文》中也见收有“臷(下至改邑)”字,其称:“臷(下至改邑),故国,在陈留”(所指实即上述古“戴国”);段玉裁注称:“臷(下至改邑)”,与“戴”“载”之字皆“同音通用耳”,故即古之“戴国”,当在“今(清世)河南卫辉府考城县”东南,其地有“戴”之故城,汉时其地属“甾县”、东汉时则设入“陈留郡”。

故古之“戴国”当于商世已见。张亚初《商周金文姓氏通考》称:商世青铜器铭文中所见的“戴”字,其字亦作“甾”、“载(去其车)”或“臷(下至改邑)”字,于其器铭见有“亚甾(亚戴)”名(其“亚”即“侯亚”的省称,也是商世“畿内诸侯”之称)。

商世“戴”国,见于金文亦或作“甾”国;其“甾”是古时一种储酒器名;但其字亦见或作“甾鳥”“甾隹”(是当时其地人对“野鸡”的别称),则亦疑其族或是古“戴”国的本源之族,其人族之源出地,似在今山东淄水、临淄、淄博一带,后于河南见有“戴国”,似由商世从其地迁去者。上述甲骨文之“戴”字,其人头顶见有类“由”之物,则其器可能即指“甾”(其人烧制的一种储存酒浆的器具),其人似于其器亦或于其所戴头盔上插饰数支美丽的野鸡毛,故见于甲骨文刻写作“甾”。故这支族有可能是本出于东夷“鸟图腾族”的一支,而商王之族系出于“子”姓、是本出于东夷“玄鸟(燕子)图腾”族;故疑商世所见之“戴侯”族,很可能与商王族本出于同源、故传于商世是为商王之亲属“诸侯国”(另参“说说‘子’姓”)。

据于省吾《双剑誃殷栔骈枝续编·释甾》称:今于殷栔中所见类“由”、类“中(其竖线于口下不伸出)”、类“古(上十改短竖线 〡)”之字,当即“甾”字,而见于“栔文“甾王事”之“甾”,应读为“戴”;古字“戴”从“才”得声、其字亦通“载”,《诗·大田》“俶载南亩”(连其上句,大意指扛起锋利的犁、下田去耕地),《诗笺》曰“载,读为‘菑栗’之‘菑’”;《汉书·地理志》则载“梁国甾县、故‘戴国’(地)”;按,此之“戴国”见于《春秋·隐公十年》之《公羊》《谷梁》传,则其“戴”均作“载”,知“是‘甾’即‘载(戴)’也”(另参“说说说‘淄’姓”)。

而见于后之书载,则亦多见称商世“戴国”,与“甾”、“载”之地有关。例如,《路史·国名纪》称:商王之族封有“戴”国(或作“载”国),其地在“甾”(故址在原河南考城县东南,约近今之民权、兰考县一带),亦即《博雅》所载“禾甾(二字合一)析”也,今(指宋时)拱之考城有古戴城,周初其国尚存,于春秋时为郑所并,之后又为楚所得;汉初时以“甾(zi)”、“戴(zai)”声近而设为“甾县”,东汉章帝时改考城县,至隋时改为“戴州”;又据《国都城记》云“考城西南有‘戴水’,今‘戴陂’,(即古)‘载’国”地也。

上述商王亲属国古“戴”国,当于商末周初时随同商王帝乙之长子(商纣王之长兄)“微子启”一起归投周,而周王在周初封微子启于“宋”为国,故这一支古“戴国”于周仍存,至于春秋初则被郑国所灭。据《春秋·隐公十年》载:“宋人、蔡人、卫人伐戴,郑伯伐取之”;杜预注称:此“戴”即古“戴国”之地,陈留外黄县东南有“戴城”(故址在今河南商丘之西民权县东北),当时宋、蔡、卫三国伐戴,但由于相互不合,故被郑伯轻易围取得其城;《释文》曰其“戴”音读作“再”;见于《公羊传》传,此“戴城”异作“载(載)城”。

《姓氏寻源》称:周世之“戴”国,或作“载”国,其地名亦或作“甾”,汉时有甾县(故城在今河南兰考县东南),即古“戴国”地,章帝改甾县为考城县,见《陈留风俗传》。而这一“戴国”,当是承沿了商世其人“国名”而来者,其国被灭后、其族“以国为氏”传承为“戴”氏、系于“子”姓。但于后见书载,则多见称“戴”氏是出“宋微子”族之后、以及也有说是出自宋戴公之后“以谥为氏”者,其族亦系于“子”姓(另参“说说‘宋’姓”)。

另,据《风俗通》称:古时姓氏之出,“凡氏于‘谥’,戴、武、宣、穆是也”(指周世王公贵族于死后多有“谥号”,故“戴、武、宣、穆”这类姓氏,当是出于其人之族“以谥为氏”者)。《潜夫论》也称:“文、武、昭、景、成、宣、戴、桓”等,皆王公贵族死后之“谥号”用字,故其人族后“以谥为氏”也;周世宋微子后裔分衍“以谥为氏”有“戴”氏,系于“子”姓。

又,《元和姓纂》称:“戴”氏出自“宋戴公之后,以谥为姓”;春秋时宋大夫有戴恶,《孟子》载有戴不胜、戴盈之(或说戴不胜字“盈之”,实是一人),皆宋大夫。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也称:“戴”氏出自“子”姓,是出“宋戴公之后,以谥为氏”,春秋时宋大夫戴恶,是其族裔孙也。

但诸如此类,后之姓氏书多称“戴”氏是出“宋戴公之后”,此中实是有疑问的。因为,如果说宋大夫戴恶是出宋戴公之后,此或无问题,但如《孟子》所载的戴不胜、戴盈之,以及汉初戴氏遵、戴德等,如果也说皆出“宋戴公之后”,则颇可疑。周初宋国始君“微子启”归降周,周王认为其贤,而封之于“宋”为国、让其收拢统领一部分归从于周的商人遗民族,故于“宋公族”中见有“戴”氏、以及当时社会上其他诸侯国地等也见传有“戴”氏,其实很可能是本出于故“戴国”后传承而来者;当然,这也不排除周世宋戴公后“以其谥为氏”亦传有“戴”氏的可能性。只是此二支“戴”氏之族的族源当是有所不同的。

“戴”氏于后世所见族望:汉时见有“汝南慎阳戴氏”族(故址在今河南驻马店市正阳县),其族戴氏遵,字子高,于汉平帝时任侍御史,后为避王莽乱,归居乡里,其家富殷,又尚侠气,家中食客常三、四百人,被时人称为“关中大豪戴子高”;其族之孙戴伯鸾、戴叔鸾,伯鸾所生五女,皆有隐者侠义之风,见《后汉书·逸民传》载。又汉世见有“九江戴氏”之族,汉宣帝时其族有戴圣、戴德,皆其世治《礼记》名家,其二人各自删定《礼记》,世称《大戴礼》、《小戴礼》。又魏郡之“斥丘戴氏”族(故址在今河北邯郸成安县),其族出自上述编写《小戴礼》之戴德,汉世任任信都太守、后为信都王之太傅,乃徙居魏郡斥丘而为望族;其族裔孙有后魏司州从事戴景珍,唐初有吏部尚书戴胄、相唐太宗,后有右仆射、道国公戴至德,相唐高宗。

又有“济北戴氏”望族(故址在今山东济南长清县一带),其族有说是出“宋戴公”之后“公子文”所居济北者,春秋时宋大夫戴恶即出其族;但也其族是出于东汉大司徒戴涉之后。而河东“桑泉戴氏”望族(故址在今山西运城临猗县临晋镇),据《状》称,也是出戴涉之后,其族裔孙有唐司勋员外郎戴林琁、水部员外郎戴颀等。又有“谯国戴氏”望族(其址在今安徽濉溪一带),是出东晋名画家戴逵之族,其弟戴邈,为晋大司农、广信侯。还有“吴兴长城戴氏”望族(其址在今浙江湖州市长兴县东),是出自东晋时戴洋之族,其有道术,故被载入《方术传》。另还见有“广陵”(在今江苏扬州)、“清河”(在今山东)等“戴”氏望族,这些族之后裔,如见有南朝宋之戴法兴、南朝梁之戴僧静等等。

而据《唐贞观八年条举氏族事件》载:唐初“亳州谯国郡(其址在今安徽)八姓”,首姓是为“戴”姓;又其世“扬州广陵郡三姓”,首姓亦为“戴”姓。又据唐《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》载:“亳州谯郡十姓”有“戴”姓,“贝州清河(其址在今河北)十九姓”有“戴”姓 ,“扬州广陵郡十一姓”有“戴”姓。而据宋世《太平寰宇记》载:“扬州广陵郡四姓”之首姓为“戴”姓;又其世于山东“济北”、安徽“谯国”、河北“魏郡”、山西“河东”等地亦见有“戴”姓之望族。

此外,也有称“戴”姓中或有部分是出改氏而来者。例如《姓氏寻源》称:据《鼠璞》云“‘殷’氏有改为‘戴’者,以义改焉”(是指其人族以“戴”字含义好,故而改“殷”为“戴”姓,皆出于“子”姓同祖)。

又清世满洲八旗之戴佳、达尔充阿氏部,以及满洲人姓戴尔佳、戴拉、戴卜罗等氏部,后均改有汉姓“戴”氏,今为满族姓。蒙古族人泰亦赤兀惕、达塔尔、达日胡德、答尔忽惕、博斯沁等氏部,亦改汉姓有“戴”氏,今为蒙古族姓。

“戴”姓其他史见人物:东汉末见有戴封,举贤良,策对第一,拜议郎,迁西华县令,岁旱不雨,乃堆柴自焚以求雨,火起而雨下,后迁中山相。唐时有戴休颜,其家累世尚武,郭子仪荐引其为大将,以平党项之战功,封咸宁郡王兼朔方节度副使,又于朱泚反时,其率军驰奔捍御,破朱泚之偏师,以功加检校尚书、右仆射,卒赠扬州大都督,陕西夏州人。宋元符进士有戴述,善为文,操笔立就,官至临江太守,浙江永嘉人。明初有戴纶,官侍郎,时仁宗尚为太子,好游猎,其作为仁宗侍读,谏之不听,乃书告太宗,后来仁宗即位,以此事诘问其,其抗争激辩,仁宗怒,杖其至死,山东高密人。

又明宣德、正统间有名画家戴进,以善画人物山水等,驰名海内,浙江钱塘人;当时宣宗喜绘事,身边待诏皆一时画界名士,其入京后,遭众画工妒,一日宣宗于仁智殿诏令呈画,其以得意之笔进上,首幅题名为《秋江钓图》,画一穿红袍人垂钓,画家唯以红色难画,而其却独得古法,着色入妙;宣帝阅兴正浓,旁边有待诏谢廷循却徐徐奏曰:“此画甚好,但恨鄙野耳”;帝问何故,其谢罪曰:“大红乃品官服色,其画之垂钓,乃失大体”,宣宗是之,挥去余幅,不复阅。

清乾隆间有戴震,学识广博,但屡次会试落第,乃居家撰述,后被聘为修《汾州府志》、《汾阳县志》,又被召为《四库全书》纂修官,于天文地理、历法、数学、文字音韵训诂等多学科多领域有成就;又因其学术成就突出,著有《毛郑诗考证》、《孟子字义疏证》、《声韵考》、《戴氏水经注》等,故为“钱嘉学派”代表人物之一、亦“皖学”集大成者;晚年其被特命参加殿试,赐同进士出身,但二年后卒于北京,年仅五十五岁,安徽屯溪人。

先秦之世“戴”姓主要见于河南、山东一带,自秦汉世起其人渐四散扩展,而于魏晋之世后则多见于东部、东南部皖鲁江浙赣一带;其他之地,则于华北、西北及中部川鄂湘一带也多见。而于宋元明之世,随着中原之民大量南迁,“戴”姓的分布则更见南移,后来东部大多见于豫鲁皖、东南部大多见于江浙闽粤、中部见于川鄂渝赣等地;今世“戴”多见于苏川湘皖四省,而于鄂浙豫鲁粤赣等地亦较多见,上述地域大致占到今见“戴”姓总数的近70%;其中江苏是今世“戴”姓最为多见的第一大省。

其他民族,回、藏、壮、瑶、侗、瑶、白、布依、锡伯、纳西、土家、哈尼、高山、锡伯、鄂温克族等,也有“戴”姓。另,“戴”姓有以不规范“俗写”、“简写”而改作“代”姓者。

今“戴”姓人口约四百五十万左右,音读多作“dài”,其姓分布较广,多见于江苏、四川、湖南、湖北、浙江、安徽、河南、山东、河北、山西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以及京津沪渝等地,在当代是排于第六十四位左右的大姓。
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